家长培训

用赏识点燃学困生的心灯

来源:德育处作者:德育处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并非智力有问题,而是学习习惯不好、或者思想太过活跃、或者懒惰……从而被老师和家长视为“差生”,教育家给他们命名为“学困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长忽略了他们,而更多关注优生。

面对这样的一个既充满活力而又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特殊群体,语文老师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老师不妨用用赏识教育来点燃学困生的心灯: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用充满爱心、智慧的评价,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潜能,引导学生不断上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关心学困生,注重对学困生的帮助,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发展。

一、引导学困生,重树信心   

学困生自尊心特别强,一旦在学习上多次失败,好胜心受到挫折,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失去了信心,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其实内心是很痛苦的。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由于这一切不能实现,他们的行为便以曲折或过激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也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因势利导,在思想上给予正确的引导:首先要尊重他们,低下身来了解情况,摸清他们的心理状态,加以心理分析。分析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此时要抓住闪光点来刺激他们的自信心,多用鼓励的话语,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教师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和亲切的引导,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保护学生的心灵。

二、关注学困生,真情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爱护和关注在学生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应当多关爱学困生,而不是过多地关注优生。学困生的内心更需要老师对他的关注,更渴求别人对他的认同。他们就像干涸的大地一样,更需要雨露的滋润般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失去关注的目光,就意味着精神没有依托;失去关注的人生,漫长而没有光明。此时,老师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多为他们着想,用真诚换取他们的真心,唤醒学生懵懂无知的心灵,让他们找回自信,扬起理想的风帆。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同学的目光的友善,感到学校是温暖的,老师是亲切的,学习是有趣的。

用宽容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和怕失败的心理局促,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关注和尊重的喜悦,感受生命的美好。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应当给予不同的鼓励:对优生赞誉、鞭策,对中等生要肯定、鼓励,对学困生要宽容、激励。在表扬激励的同时,用其可接受的方式指出他的不足,而又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学生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爱,更得到了向上的力量。

三、赏识学困生,真诚激励   

首先是充分信任学困生,告诉他们“你能行”,让他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心;给每一个学困生适当的学习目标,由易到难,适度压力,就能使他们勇往直前;用文学和大家风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好奇心上一个人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前提条件;用身边人的事迹(如“2005感动中国”的名人事迹)为他们树立好榜样,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激励。

真诚的激励就是赞美。在学困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句赞美胜过一千句批评,如果老师能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赞美性的话语给予鼓励和肯定,就能使后时的学生“重新做人”,后来居上。赞美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激励弱者变强,能让每个学困生找到好学生的感觉,让他们享受到自信的快乐。

当教师的激励上升成为一种人文关怀,学生身上就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让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给以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

四、爱护学困生,平等交流   

爱是眼神的传递,是心灵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情感。师爱,是一种最能打动学生人心的力量,因为老师的爱是一种信任、尊重、鞭策。许多学困生恰恰是缺乏“爱”的产物,缺少爱的滋润,他们自暴自弃;缺少爱,他们离经叛道;缺少爱,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缺少爱,他们不知感恩为何物。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批评与责骂根本不起作用,只有用心去爱,才能走进学困生那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你才能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他们在心灵深处欢迎你的到来,因你,他们将产生新的智能,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爱他们,就要先了解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再加以适当的引导;爱他们,就要将他们与优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一个好教师会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常常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给以鼓励。这样学困生才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关系才会日趋和谐,才能形成平等的对话教学氛围。

五、用人格和思想魅力感染、征服学生   

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去征服学生,教学效率肯定会提高。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的?它来自教师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理解,也来自老师对学生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博大的胸襟,还来自对文学深厚的积淀和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的人格美还表现在教师的行为举止方面。一颗火热、诚挚的爱心,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满口锦绣文章,思想上追求进步,随时随地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这样的语文老师就能让学生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就会对语文学科感兴趣。

教师没有人格魅力,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再高,学生也会排斥他,不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当一名教师愿意向学生说心里话,愿意与学生交流思想,当学生发现了教师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体会到老师的思想活力,教师的点拨弥补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的缺陷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会受到老师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态度的影响。师生才会真正成为朋友,才会由迷恋教师的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六、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一个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皆高的教师肯定有学者的风范,绝对受学生的欢迎,甚至能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

1、注重创新。陈旧的教学模式,照搬教学参考书,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教学,是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独创性的见解,要给以很高的评价。

2、注重朗读和背诵。语文课本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需要记忆和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困生对学习感到吃力的原因就在于死记硬背,不能理解性记忆。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联系实际,体会作者在文中的种种体悟,从而对人生、社会有更好的认识。介绍背诵方法,理清思路,这样就能轻松地背诵。相信经过日积月累,师生都会出口成章,文学修养定会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怎么会不高涨呢?

3、注重写作。若语文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写好文,这也是提高教学技艺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写教学论文,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写一点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下水作文。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去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若不写作,就不能体会写作之甘苦,指导作文必然是空洞的说教。提高学困生作文的质量,更是十分伤脑筋的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优待。比如:找他们谈话,鼓励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有所想,就写成文字;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在全班范读,提高其自信心;让他们阅读优秀的报刊杂志,在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真心实意的文章来;就同一个话题,师生一起比赛着写,找出彼此的差距……采取这些“优待”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