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科研动态>正文内容

科研动态

高三学生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教务处作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

高三学生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广大附中    胡晓晖

【论文提要】本文是作者据地理地理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着力探讨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基本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问题。文章侧重于操作过程的阐析与归纳,以实例形式呈现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高三特殊阶段地理学科迁移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已成为其中心议题。通过构建优化的地理学科能力结构,让学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与追求。

一、国内外基础教育对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

1.国外许多国家从理论层面确定地理学科的四项基本能力包括:

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能力,包括收集、处理、分析、评价地理信息的能力。

表达交流能力,包括口头表达、文字表述、图解表达能力。

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关于地理学科能力包含如下要素:

   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表达与交流能力。

   合作与交往能力。

   通过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科能力要素的分析,以及培养具体要求的比较,地理学科能力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高三阶段地理教学和学生能力要求的特殊性

高三是学生求学的特殊阶段,在短短的时间里,既要完成知识的重温,又要提升整体的认知水平,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顾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对教学的双方而言,就是一道最难的“高考题”。但高考的性质(选拔功能)决定了考试要摈弃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而言,考查能力是最能体现公平的方式。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的高考改革中,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已经不再是局限于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而是对原有知识的重组、迁移、联系与归纳,还有图象的分析、判读,对区域的把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即高三学生的考查更注重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规律和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球空间之大,

要素之多,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又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这就决定了地理试题的覆盖面可以很广,变化可以很多,背景可以很新,于是就难免使师生有点无所适从。但简单的“题海战术”, 是根本无法达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的,于是在历年的高考试卷分析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结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为薄弱”,其实指的就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薄弱。如果平时复习是教师把对题目的理解告诉学生,则只能让学生懂得这个题目该如何解答,而不懂应对新的题型、新的情景。但这并不等同于说学生不需要做题,关键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做“什么样”的题,二是“怎样做”题,三是“怎样讲”题。而三个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就是必须围绕是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有利于实现“知识迁移”的。

 

三.高三学生地理迁移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操作实例

1.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指导

历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都强调考查地理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以及地理主干知识。而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也会发现,高考试题的形式无论怎样千变万化,背景材料无论怎样新颖特别,它所考查的知识也一定是地理的主干知识和基本的地理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把知识学“透”、把原理学“活”,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释一些自然和人文的现象,这才是学习地理学科的最终目的,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够运用这些共性的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造。

 

例题1: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图13),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分布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 (2)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          (选择填空)。

       A.寒流流径            B.暖流流径            C.大陆的影响        D.径流的影响

(4)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5)2月的水温与8月的水温相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          月,请简述你的判断依据及主要的形成原因。

 

  例题1是高三学生在一份试题中肯定会遇到的“大题”,分值一般很高,尤其是问题(5),要求学生分析不同月份水温梯度差异、判断的依据、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查。学生面对这种题一般很“怵”,因为他们没有“底”,不是不知怎么回答,而是不清楚怎样回答才能完整,其实题型转换了,情景不同了,但基本的原理是相通的。“水温”是受“气温”影响的,基础知识就是来自:“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而基本的原理始终就是来自“气候分析法”,即:

太阳辐射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海陆轮廓)

下垫面   地形起伏

                       洋流

这就不难发现造成我国冬季水温变化梯度大的原因应从“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冬季风)”、“下垫面(洋流)”三方面去分析,答题就能做到全面、有条理,能表现出合理规范的思维过程。

 

    学生的知识迁移量越大,通过学习后产生的适应新情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但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认知结构,是知识有效迁移的关键,而良好的认知结构,始终还是来自于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所以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务必把原理讲“透”,第二轮则着重于“会用”。

2.以图表为载体

图表是地理学科特有的代表性的语言,合理的构筑、运用这种语言,培养、落实地理学科的迁移能力,体现地理学科在促进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就目前高考而言,读图、析图成为能力考查的重点,因为这是地理学区别与其他学科的特点所在。从高考阅卷中反馈的情况说明读图、析图能力薄弱是普遍性的失分原因。

气候的考查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图形也不断的变换,对学生应变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从图1-图5,我们发现高考考查气候特征的图形变化很大,但之所以还是有很多

 

 

 

学生能成功应对,就是因为图表只是一个载体,它要承载一个“功能”——在这个图表中必须反映气候特征这个信息,学生只要抓住“1月”和“7月”的要素以及与降水的关系,由一类图迁移到另一类的图,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案例提示教师在训练的时候,不仅要教会学生看懂某张图(表),更重要的是提炼读图(表)的技巧,如敢于排除无用或干扰信息,正确提取图中的有用信息,并迁移到其他同类型的题目中。

 

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高考是高三师生共同面对的一道题,摆正两者的关系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教师热衷于编织知识网络,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则只能是“听”和“记”,没有了最关键的“想”。 给机会让学生“想”,是摆在教师面前貌似简单,但其实很难做好的一道“难题”,因为长期的教学已经使我们凌驾于学生之上,我们好象等不及学生思考,也不相信学生能思考,于是急匆匆就把结论告诉学生。但这样的复习,学生缺乏应有的思维和实践,其主体作用难以发挥,既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又对培养能力毫无益处,更加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和创造。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担当主导的角色,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思维是由问题引起,教师有目的、有计划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一步步将知识点扩充,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多向学生设疑、质疑,激发起学生去思维,让他们去看书、读图、思考、讨论、归纳,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讨,达到训练思维、巩固知识、迁移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太阳光照图”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是难点,学生失分很多,主要原因是根本无法进行正确的判读,如无法判断日期、方向等,除了学生自身欠缺空间感外,

还和做题时没有很好地提炼归纳有关。实践中,笔者发现与其教师花时间讲解不同类型的题目,不如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找解题的“钥匙”:以上五幅图,图1属于侧视图,图2属于俯视图,图3属于平面图,图4和5属于变式图,属于不同角度不同日期观测到的太阳光照情况,日期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即基本属于两分两至,而两分两至的判断就在于极圈出现的特殊现象——极昼极夜或昼夜平分。于是学生较容易地就可以将“太阳光照图”的解题“钥匙”基本找出来了——晨昏线,比如可以看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判断两分两至,或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断两分两至,继而完成“轨道位置——观测位置——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这样才能开展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昼夜长短计算等问题。

 

在高三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流程,监控学习进程,提供典型材料,提出研究角度,提升学生的认识。但能力目标是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来完成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分析问题,发现和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做到举一反三。

 

4.以精选的例题为突破口

应考阶段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为防止让学生沉溺于“题海”而不能自拔,教师应该精选资料,典型例题之所以典型,是因为出题者有明确的意图,学生解题需要明确的思路,分析典型例题是最好的教学内容。

例题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应问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尤为重要,需开辟多条石油进口线路。下图为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石油进口线路。

 

材料二:在第三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的修建计划。东盟国家还计划开凿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地峡运河。

中缅石油管道与泛亚铁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马六甲航线等石油进口线路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列表比较该输油管道与论证中的中俄、中哈石油管道。

 

    例题2的难度较大,让学生自行列表对比几条石油进口线路的优劣,表格必须含有什么要素,要对比什么?学生可能平常训练中很少接触这种“动手”的题型;题目创设的情景较新,涉及石油进口渠道问题,立义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考查了两个个知识:1、考查学生的交通区位原理的分析方法的掌握;2、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特征的了解。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一个重要的技能:运用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运用所学原理对问题作出判断,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如上文所说,此题有明确的命题意图,学生解题也需有明确的思路。笔者对这组题的处理不是“解题”,而是“用题”。如提出了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提出的“石油安全”问题指的是什么?我国解决“石油安全”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2、管道和海运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其中一种,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特征?

4、材料一中的图所提及和问题涉及的线路都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既然是方法,一定是各有利弊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5、题目要求“列表”的关键在于对比什么?

6.如果将此图放在世界地图中,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什么地位?如果把我国的“泛珠三角”放在图中,它可以在我国经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笔者作出这样的分析目的是通过此题使知识得到更好的发散和迁移,让学生逐步掌握交通区位的分析方法,复习旧内容,关注新热点。思路如下:

1、利用新情景,复习新热点。“能源安全”是近年高考涉及较多的内容,利用此题,让学生全面了解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方法;

2、情景再新,但立义还是考查基本原理:管道和海运均属于交通运输,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成为了“列表”的主要素材,让学生再次回顾区位分析方法。

3、“东盟”和“泛珠三角”都属于区域性的经济联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担负起重要作用,同样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

 

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研究题目类型,揣摸解题方法,从而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不断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新问题时,才可迅速确定解决思路。

 

学生本身拥有的地理知识、智力水平差别大,能力提高与培养是一个潜在的发展过程,较难立竿见影,大多数的教学也不可避免围绕考试而进行,但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在能力提高的同时能慢慢开始体会到学习给他带来的乐趣,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袁孝亭  王向东  《中学地理素养教育》 2005  (5)

2.陈澄  樊杰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2002 (5)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