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第五届数学文化周的热烈氛围中,各项精彩活动纷至沓来,11月28日,广大附中迎来了首届数学建模比赛颁奖及作品分享活动。全校共130支队伍参赛,覆盖初中至高中,105支队伍获奖。
本次数学建模比赛涌现出许多“接地气”的作品。参赛选手们聚焦校园生活,留心观察身边事。有的参赛团队着眼于校园生活的实际需求,提出“教室空调设计优化方案”;有的聚焦于校园餐饮服务,对“广大附中食堂档口受欢迎程度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还有的关注校园环境角度,提出“广大附中垃圾桶管理优化模型”,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日常,又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应用维度。
在众多作品中,部分队伍将目光投向社会,洞察时事,展现出广阔的视野。一支来自初一的学生队伍从环境和经济双效益出发,提出三城镇污水处理厂建立的最优方案;一支来自高一的学生队伍则从国足近期进球一事中获得启发,尝试大胆建构数学模型以描述足球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作品分享环节是活动的一大亮点。获奖团队通过生动的演示和详细的讲解,向在场师生展示他们建模思路和求解过程等。一位参赛选手感慨道:“在比赛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何与团队成员高效沟通与协作。每一次的讨论和尝试都是一次成长,是课堂教学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延伸。”
此次活动的举办为学校创新数学教学与评价方式提供了实践经验。“数学建模比赛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种基于过程性和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广大附中数学科科组长李小亮老师表示。
推荐阅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